
【直播预告】健康管理糖尿病,…
- 2022年11月11日
什么是老花眼?
如果在看报纸、看书,不自觉地把头向后仰或者把手臂伸长,让书报拿得更远才能看清楚,或者需要对着光线好一些的地方才能看得清楚一些,而且看近时不能持久,时间久了会眼胀、眼酸等,那大概率就是老花眼找上门啦。
老花眼最直接表现为近距离阅读模糊、疲劳、酸胀、多泪、畏光、干涩及伴有头痛等症状。医学上又称“老视”,多见于40岁以上。为晶状体硬化,弹性减弱,睫状肌收缩能力降低而导致的调节减退,近点远移,于是感到近距离视物困难。
什么是白内障?
白内障是常见的致盲性眼病,因晶状体混浊而导致视力下降。在最初患上白内障时,多数老年人的眼睛晶状体只有部分混浊但中央部分仍保持透明,这时不影响到视力。
但随着病情的进展,晶状体纤维水肿和纤维间液体不断增加,使得视力变得越来越差,严重的可致盲,老年性白内障多见于50岁以上。
白内障和老花一样吗?
“当然不一样!”
综上所述,我们知道了,正常人的眼内有一枚像凸透镜一样的“小镜子”,即为晶状体。晶状体顾名思义,是透明的。随着年龄增长,器官衰老,晶状体会逐渐硬化、增厚,眼部肌肉的调节能力也随之减退,导致变焦能力降低,就成了老花。而一旦透明的晶状体发生了浑浊,就成了白内障。
简而言之,“白内障看哪儿都不清楚!老花看近不清楚,看远能看到!”
生活中,如果只是单纯的老花,佩戴老花镜即可解决问题。但是,如果是老花和白内障同时存在,戴老花镜就并不能起到实际作用。从危害性上来说,白内障是明确的致盲眼病,而且在全球范围内,白内障是造成老年人失明的大眼病,危害远超老花眼,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。
白内障不可逆的, 吃中药、做保健、滴眼药水,都无法逃脱晶体失去弹性和变浑浊的魔掌,只能通过手术才能解决。所以当我们遇到白内障和老花眼共存的情况,一定要针对白内障进行及时有效的手术治疗。
“白内障手术能一并矫正老花吗?”
“当然可以!”
白内障手术,其实就是把混浊的晶状体更换成透明的人工晶状体。
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,现在的白内障手术已经进入屈光手术范畴,从以前的纯粹脱盲为目的,发展到现在以提高视觉质量为目标。以前的白内障手术只能单纯治疗白内障,如果患者还有老花眼的话,手术后需要借助老花眼镜才能看近清楚。但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,白内障手术已经大为进步。
其实不管是老花眼还是白内障,对视觉都会产生不同程度影响,当感觉视力下降时,务必要早诊早治。尤其是白内障,如果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,检查和手术的难度也会加大。
还是那句话,白内障和老花眼,都是走向老龄化路途中不可避免的眼病,但只要早诊早治,才可以获得一个比较好的视觉质量。
日常如何预防白内障?
年龄增长、紫外线照射、内分泌紊乱(如糖尿病)、近视和家庭遗传都是引发白内障的原因。平时也需要从这些方面着手规避哦!
①注意用眼卫生
如果不是必须,尽可能避免长期使用激素类滴眼液。
②做好眼睛防晒
紫外线照射过多,可影响晶状体的氧化—还原过程,使晶状体蛋白质发生变性、混浊,形成白内障。太阳光中紫外线是形成老年性白内障的主要原因,平时应避开在阳光最强烈的时段出门,配备专业防紫外线的太阳镜,或者宽帽檐的遮阳帽。
③多做眼部检查
了解视力变化的情况,了解是否存在眼部疾病,有问题早发现早治疗;尤其是患有糖尿病等内分泌紊乱疾病时,更要定期检查眼睛。